随着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落下帷幕,由我校技术转移中心第一次组织并筹划我校参加工博会高校展区参展工作已圆满结束。
本届展会前,“中心”发布“关于征集‘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参展项目的通知”与个别征询相结合,组织了我校教师近年来自行研发的13项技术和成果参加展出,涵盖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应用、智能制造设备、环保设备以及电子废弃物再利用等行业方向。为此,在推广我校科研成果的同时,更好的展示了我校的科研实力和风采。
学生参与工博会,是我校参加今年工博会的一大亮点:
1、为了让我校学科和大学生创业工作能够在本届展会得以展现,本届展会在配合教委科发中心推广创新创业工作的同时,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街模型化,使得我校创新创业模式得以良好的展出,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2、结合布展,联系学校会展专业教师,协调会展专业在校高职学生(已在外实习)共同完成展台设计、招标、落实和搭建工作,为大学生实践提供有力的平台。
3、为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有力开展,借助于张淑平老师所带创新创业团队申报的智能会展系统,采用多媒体方式替代部分传统展板,为项目提供更多的全方位参展信息,得到观众的好评;并通过会展系统的专家咨询平台,形成参展观众与专家教师之间的网上互动,有效的解决了教师到展会现场困难的问题。教委领导建议予以推广。
原上海市副市长左焕琛在参观后说,二工大是这次工博会高校展区的一大亮点,就是由学生创业团队设计研发的项目亮相在工博会,值得推广。
由于本届展会通过中心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以及各方面的有力配合,得到一些亮点,我校在高校展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展位展出科研技术与成果13项,在高校创新创业展区展示项目1项。其中,邵宇峰老师负责的“新型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供电源装置”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一等奖;同时,我校荣获“201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组织奖,陆翔宇同志荣获“201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先进个人。
展会期间,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发布了工博会信息。
1、学校宣传部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微信平台”连续发布信息有:
1)工博会预告:开展在即,我校将亮出哪些“高精尖”项目?
2)工博会进行时:我校多项技术(成果)参展,广受好评!
3)工博会进行时:师生创业团队助力工博会,技术支持备受关注和肯定!
4)工博会;我校成功参展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硕果累累!
5)创天地:不创业不青春——“匠睿科技”创业团队
6)工博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一等奖——邵宇丰老师项目介绍
2、“技术转移中心微信平台” 连续发布信息有:
1)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2)袁雯副主任视察我校工博会展区
3)教委、学校领导视察指导二工大工博会展区
4)领导关怀 信心倍增
5)学校成功参展工博会
但我们就展会本身而言,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以便于今后改进,共同努力。
1、参展项目科研水平、自主产权和市场需求、以及成熟度等尚有欠缺:
如邵宇丰老师团队参展的“新型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供电源装置”,展出中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肯定,并获得高校展区优秀参展作品(一等奖)。但该项目我校所占的知识产权比重过少,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及市场化带来一定的困难。又如我校朱志刚老师团队参展的“连续血糖监测用传感器及其系统”,目前尚处在实验室阶段,虽然通过协调、协助等方式实现实物及模型的展示,但其项目能够实现市场化推广尚有很长的距离。
纵观我校的科研成果,希望今后在参展的项目遴选上,能够得到科研处、相关部(学院)的有力支持。
2、展台设计略有不足:
本届展会设计由在校学生参与完成,由所在实习的会展公司完成搭建,在展台设计的实用性上存在不足之处。今后,要加强设计方案的协调工作,使得学校形象和参展项目得到更好的展示。
3、展会后期的完善工作:
对于展会而言,展示学校形象的同时,更多的是将学校的成果走向市场,完成市场化的运作,使其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科研产品。虽然通过展会系统取得了一些用户信息及项目反馈信息,但如何使得反馈信息更好的作用在项目的完善工作,也对技术转移工作提出更高了的要求。
总结本次参展工作,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学校科研成果的对外推广的职能部门,今后应更多的走向一线科研教师,了解教师科研项目,及时将市场需求反馈给研发团队,协助完成知识产权申报工作,做好服务。我们只有将更多、更有价值的技术和成果推向市场,才真正是一届参展成功的展会。
技术转移中心